茶颜产品截图
当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开出近5000家门店,霸王茶姬单季海外GMV狂飙85%之际,茶颜悦色却以一组金属书签、几包茉莉风味薯条,在北美电商平台悄然登陆。这家曾创下“排队8小时”神话的中式茶饮品牌,正以零实体店、纯零售试水的特殊姿态,探路全球最成熟的消费市场——美国。
文,编辑 I Wefood餐饮智库 Charles. C
01电商先行:避开红海的“反常识”布局
在Shopify独立站首页,青黛色山水背景前,一组刻着“人间草木”的金属书签与印有书法字的茶罐构成视觉焦点——这正是茶颜悦色北美首战的全部“武器”。品牌首批上线近40款SKU中,零现制饮品,取而代之的是三类产品:
- 零食线(茉莉清茶薯条、栀香面包丁)
- 茶器具(珐琅彩盖碗、书法茶则)
- 文创周边(古风徽章、石膏香挂)
这种布局被《晚点LatePost》称为“出海的第三条道路”:当同行扎堆用“奶茶店复制中国神话”时,茶颜悦色选择用标品零售测试文化接受度。
“现制饮品对供应链和标准化要求太高,我们hold不住。”
——茶颜悦色出海团队在官方公告中坦言
第三方数据印证了这一策略的合理性:北美现制茶饮市场已被CoCo、贡茶等品牌分食,单店月均营收仅1.2万(QSRMagazine数据),而亚米、Weee!等垂直电商的∗∗零食类年增速达344亿。
茶颜悦色自建Shopify独立站电商店铺
02 文化破壁:用“可带走的中国美学”降低试错成本
在TikTok平台,一条展示“薯条蘸茉莉茶粉”的短视频获得12万播放量。用户@foodie_amy惊呼:“中国茶居然能做成咸味零食!”——这种味觉冲击恰是茶颜悦色的精心设计。
文化学者张明(加州大学东亚系)指出:“相较于需要即时体验的奶茶,文创和零食是更高效的文化载体。一枚徽章上的‘浮生若梦’篆刻,比十杯奶茶更能传递东方哲学。”
事实印证了这一判断:
- 亚马逊店铺中,售价$28的珐琅茶具套装位列热销榜首
- 独立站评论区常见“为包装设计买单”的欧美用户
- Reddit论坛热议“如何用茶则冲泡本地草药”
这种“去饮品化”策略同步规避了北美市场的两大痛点:
✅ 人力成本难题(纽约奶茶店员工时薪$22 vs 国内¥20)
✅ 配方本土化悖论(霸王茶姬为适应甜度将糖浆添加量增加40%)
茶颜悦色海外社媒矩阵
03 慢跑逻辑:零售试水背后的供应链伏笔
尽管茶颜悦色强调“暂不考虑实体店”,但其零售布局暗藏供应链基建野心:
- 仓储物流:通过Weee!、亚米接入本地生鲜仓,缩短配送时效
- 原料预埋:茉莉薯条使用湖南供应商,测试北美消费者对口感的接受度
- 数据沉淀:热销区域分析为未来门店选址提供依据
“这像在下一盘围棋,” 餐饮投资人林薇(RFA Capital合伙人) 分析道,“用低风险零售品摸清消费画像,等数据成熟再落子实体店,成本比盲开店铺低60%。”
04 北美启示录:中小品牌的“轻资产出海公式”
茶颜悦色的尝试,为年营收<5亿的中式品牌提供了可复刻路径:
STEP 1 品类降维
将核心IP转化为标品(如文创>饮品)
STEP 2 渠道借力
入驻本地成熟电商(亚米/Walmart+)
STEP 3 内容种草
TikTok挑战赛+小众圈层渗透(汉服社/茶道班)
STEP 4 数据反哺
用热销区域数据反向指导实体扩张
“不要轻视那包$3.99的薯条,” Wefood智库强调,“当美国大学生习惯用‘茉莉味零食’搭配咖啡时,中国茶饮的文化植入才真正开始。”
结语:出海不是复制,而是重新发明
当蜜雪冰城在曼谷日均售出2000杯冰鲜柠檬水,当霸王茶姬为伦敦门店研发“司康配滇红”时,茶颜悦色用一组茶则、几包薯条,在北美搭建起全新的文化对话场景。
这或许揭示了中式品牌出海的本质:
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把长沙奶茶搬到纽约,
而是让珐琅盖碗成为布鲁克林公寓的日用品,
让“浮生若梦”的东方哲思,
沉淀为异国食客的生活底色。
茶颜悦色的北美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行,而它的笔锋已指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