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重拳出击,将8家中国海产品公司列入进口警示名单,禁止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原因是在进口蛤蜊中检测出高浓度的PFAS(永久性化学物质),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与多种重大健康风险相关。
此次禁令不仅引发食品安全关注,也再次敲响了全球水产贸易监管的警钟。
事件背景
2025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将8家中国海产品公司列入进口警示(Import Alert)名单,禁止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此次措施缘于美国检测部门在进口蛤蜊中发现了严重超标的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PFAS),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俗称“永久性化学品”(Forever Chemicals),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FDA强调,这8家被禁止进口的中国海产品公司的任何产品一旦试图进入美国,将在边境被自动扣留,无需进一步实体检查。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污染海产品无法流入美国超市。
PFAS的危害
PF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工业及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品,一旦进入食品和环境,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根据FDA的警告,高浓度PFAS与癌症、肝损伤、妊娠子痫前期及高血压等疾病有关。
此次蛤蜊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养殖区的水源受到污染。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报告显示,贝类海鲜中的PFAS含量远高于鱼类、牛肉和猪肉,其中蛤蜊、贻贝和螃蟹的污染程度尤为严重。这对那些依靠海产品产业发展经济的地区和社区可能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近年来,食品进口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此前,英国也曾在进口农产品中发现有害农药,这些农药在英国国内是不允许使用的。
FDA强化食品安全措施
FDA的进口警示机制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信赖购买的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此外,美国也在通过制定严格规则,如禁止不符合美国混获标准(bycatch standards)的渔业产品进口,进一步确保贸易的伦理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FDA还提醒消费者,可以通过及时关注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并在购物时做出谨慎选择,来降低对PFAS的潜在暴露风险。同时,正确的食品处理方式也是关键,例如仅清洗苹果并不能完全去除果皮上的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