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馆语言障碍解决方案:4招轻松服务外国客人

复制本文链接

餐谋长

《餐饮家》经常收到来自各位中餐人的咨询。为此,我们每周四推出了《餐谋长》栏目,邀请餐饮业资深人士为同道中人当参谋。欢迎广大读者给我们留言,我们将对您的提问进行解答。

有话问餐谋长?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此插图为一个包含“餐饮家”及英文“The Resourceful”标识的二维码图片,中心有红色正方形标志,背景为白色,小方块为蓝色。扫描此二维码可获取餐饮家相关信息或服务。

餐谋长 | 北美老吴

像素风格的厨师头像插图,展示了一位戴厨师帽的男性形象。

本周值班餐谋长在中美餐饮行业都有多年的成功经验,目前在餐饮投资、培训领域颇有建树。应《餐饮家》之邀,他化名“北美老吴”为我们回答今天的提问。

Q 问

餐谋长,我们店里的老外客人最近越来越多了,外卖也时常收到一些美国客人打电话来订餐,说实话,我心里挺高兴的,但我英文不好,我们又是小店,请不起额外的人手,该怎么办才好?

A答

在我自己的餐饮同僚圈子里,很多一代移民老板在厨房里手艺一流,做菜没话说,可一到点单环节,语言却成为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以前外卖电话多是华人顾客,大家讲中文毫无障碍,可现在美国餐饮格局变了,尤其是疫情后,中餐开始走向了主流。我自己做餐饮这两年还发现,外卖变多了。连锁餐饮和本地年轻人都习惯用手机App下单,偏偏不少中餐馆还停留在电话接单模式,遇上老外打电话,不懂英文的老板听不明白,对方也着急。

其实,语言障碍是摆在很多新手老板面前的共同难题,但绝对不是不可跨越的墙。方法有的是,就看你愿不愿意尝试。今天餐谋长就来支招,让英文不好的你,也能把老外客人服务得明明白白。

01 培养双语员工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肯定还是在前厅安排一名双语员工。别再局限于“中餐厅前台必须是中国面孔”这种老观念,其实只要能帮你顺畅沟通,谁来做这份工作都合适。

很多一代移民老板英文不流利,但他们的孩子从小在美国长大,英文水平完全没问题。每到暑假,你会发现不少家庭式中餐馆里,接电话、点菜的岗位都由这些“小大人”接手,沟通起来丝毫不含糊。

戴眼镜男性服务员穿白衬衫黑围裙,双手端食物盘微笑看向镜头,背景为忙碌餐厅内景,灯光温馨,展现服务温馨氛围。

一些生意红火的餐馆,后厨虽然依旧是移民大厨撑场,但前厅往往会安排一个英文流利的服务员或收银员。规模更大的餐厅甚至会直接请本地员工坐镇,负责接待、点单和解释菜品。这样不仅消除了语言障碍,还能大大提升餐厅的专业形象。

如果您预算有限,不妨考虑兼职或学生。比如附近大学的华裔二代、留学生,他们既能讲中文又能讲英文,还懂两种文化背景,这些人群往往比全职更灵活,和客人沟通也更加自然。

02 准备万能点单工具

当然,你可能会说,小餐厅连兼职的双语员工都请不起,预算太紧张了、人手有限。这种情况下,老板也别慌,可以先准备一个“万能点单工具包”,一样能解决大部分面对面的沟通问题。

浅蓝色背景上,左侧黑色带碟咖啡杯气泡框写“FOR HERE?”,右侧白色外带杯气泡框写“TO GO?”,直观提示饮用方式选择。

工具包可以包括几样东西:

第一,图文菜单。把菜品拍成高清照片,加上中英文对照,客人一指就能明白;

第二,常见对话小卡片。比如“Spicy or not?”(要不要辣)、“For here or to go?”(堂食还是外带)、“Any allergies?”(有过敏吗?),这些常用语提前写好,必要时递给客人,避免慌乱。

很多小店老板一开始不好意思拿卡片,觉得丢人,其实老外客人反而觉得很贴心。你努力在沟通,他们能感受到你的诚意。更何况,图文并茂的菜单本身也是一种营销手段,一张漂亮的照片,远比你磕磕巴巴地解释更能刺激点单欲望。

03 尝试使用线上点单工具

与其苦苦挣扎在电话沟通上,不如顺应趋势,直接把点单环节搬到线上,让一些智能点单的科技来帮你解决沟通的问题。

像Uber Eats、DoorDash、Grubhub这些外卖平台,平台早已帮你解决了语言问题,你只需要上传菜单,顾客在App里点单付款后,你再出餐就好。这样一来,沟通几乎零障碍。

当然,你也可以考虑搭建自己的线上点单系统。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分享一下身边很多餐饮人都在用的MenuSifu,如果你的餐厅已经在用他们家的POS系统,其实可以顺带试试他们的在线点单Online Order服务,专业人员会帮你把餐厅网站免费搭建好,菜单直接上线,顾客可以自助下单,全程不用打电话、不用交流。

Sharetea DC唐人街店在线菜单,顶部显示“当前关闭”及12月7日11点取餐提示,主界面分两列展示热销饮品(如珍珠奶茶$5.75+),右侧购物车为空。

餐厅一接单,POS系统和后厨打印机会同时收到指令,完全不需要再人工转单。对英文不太熟练的移民餐饮人来说,就像是有个“自动翻译助手”,让点单这件事变得省心。

有老板跟我说过,这个系统还能直挂Google Maps。大家都知道,地图几乎是餐厅获取陌生顾客的第一入口。能在顾客搜到你餐厅的时候,直接把他们转化成订单,相当于抓住了一批“自然流量”。

如果你觉得这些还是太麻烦,也可以考虑他们整合外卖平台的工具——聚合点单MenuSifu Central

现代化中央厨房内,大型电脑显示“MENUSIFU CENTRAL”系统界面,集成Grubhub、Uber Eats等外卖平台,展示菜品价格及订单数据,两名厨师在旁操作。

简单来说,就是把Uber Eats、DoorDash、Grubhub等几十个外卖平台的订单都集中到一个系统里统一处理。这样一来,就不用再同时守着好几台平板,也不用担心语言问题或重复录单。顾客下单后,系统会自动整理并同步给POS和后厨,省下不少精力和差错。

现在餐馆科技发展得很快,市面上类似的工具其实不少,餐馆老板们完全可以多看看、多比较,结合自己店铺的规模和需求来选择。

04 学点餐厅实用英文

工具、员工、平台都能救急,但长远来说,作为老板,你还是要自己掌握一些关键英文。别想着要说得像母语那样流利,至少得听懂和餐厅生意相关的关键词。

我最近在小红书一直刷到一位中餐老板娘,她的故事我认为可以给不敢开口的同行们作为一个很好的启发。

长发女士在中餐厅内低头专注看手机,屏幕显示“耐心等待”及时间“04:21”,右上角标注点赞57、收藏23、评论48,呈现接电话等待状态。

她发的视频内容很朴素,就是记录和顾客的对话,但却有一种魔力让我一直想看。最开始的时候,她英语说得结结巴巴,很明显的中式英语,有口音,语法有问题,经常点错单,还总请顾客放慢语速或重复一遍。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很紧张,有的时候一遍一遍地道歉。但和我预想的不同的是,视频中大多数老外客人都表现得十分耐心,没有不耐烦,反而愿意配合她慢慢交流。

我不记得我关注了她多久,但是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她的口语肉眼可见地进步,现在偶尔还能刷到她和顾客闲聊。

画面中女性身着连帽衫站在餐馆货架前,背景可见“餐馆电话接单2.0”文字及#海外生活#美国英语等话题标签,记录日常电话接单与英语学习场景。

类似的视频除了她我还刷到过好几位,他们的经历说明,语言障碍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墙,只要敢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大多数人比你想象中更宽容。学点实用英文,不是为了说得完美,而是让你在经营餐馆时更有底气。

英文不好绝不是开餐厅的致命伤,真正的风险在于你停在原地不动。

前期你完全可以借助双语员工、线上点单系统和万能工具包来弥补短板,但从长远看,老板自己也要掌握一些关键英文,才能把底气攒起来。

语言问题一旦解决,你会发现老外客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对付,别把语言当成障碍,把它当作跨出去的机会,你迈出这一步,生意就会越做越大。

你的英语水平在餐厅够用了吗?

你可能还喜欢

下一篇
关税下云南餐馆用墨西哥食材创新求生

欢迎订阅餐饮家杂志:

如果您希望每月收到我们的印刷版杂志,请输入您的姓名、电子邮件、餐厅名称及地址。

如果您只希望订阅我们的电子期刊,请输入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

 

扫码关注
《餐饮家》
微信公众号

餐饮家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成为《餐饮家》的撰稿人:

如果你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并希望通过文字分享你的观点与见解,欢迎加入我们成为撰稿人。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成为《餐饮家》的受访者:

如果您是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并愿意分享您的故事和见解,我们欢迎您的参与!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安排采访细节。


合作咨询

我们欢迎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各类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团队会尽快与您联系,讨论合作的细节。


欢迎加入北美餐饮人社区

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餐饮家小助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