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谋长
《餐饮家》经常收到来自各位中餐人的咨询。为此,我们每周四推出了《餐谋长》栏目,邀请餐饮业资深人士为同道中人当参谋。欢迎广大读者给我们留言,我们将对您的提问进行解答。
有话问餐谋长?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餐谋长 | 北美老吴
本周值班餐谋长在中美餐饮行业都有多年的成功经验,目前在餐饮投资、培训领域颇有建树。应《餐饮家》之邀,他化名“北美老吴”为我们回答今天的提问。
Q 问
餐谋长,我跟朋友合伙开的餐厅,最近他突然说想退出,不想干了。我也没准备一个人接手那么多事。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A答
你这问题,餐谋长也曾经历过。合伙开店,前期是亲兄弟一样热血上阵,一旦遇到分歧或者退出,就容易变成一地鸡毛。
尤其是疫情之后,很多合伙人因为方向不合、精力不够或家庭变动,临时想抽身。说到底,合伙人退出其实就是一场“离婚”,只有情理法都得讲明白,才能不伤朋友和气,不乱餐厅阵脚。
今天这篇,餐谋长就来拆解合伙人中途退出时的四个关键步骤,帮你稳住局面、妥善收场。
01 先尝试谈感情
合伙人突然想走,第一时间切记先别上头。先坐下来好好问问对方,是真不想干了,还是短期遇到困难想休息。
很多时候,退出只是情绪化的表达,背后可能是家庭压力、或者单纯的经营理念不同,但出于朋友的原因,难以启齿。
这个时候,双方坐下来听明白对方的真实想法,才能知道这事是否还有挽留的余地。
记住老吴这句话,越是老朋友,越要用正式态度来处理,感情归感情,账目归账目。不要靠口头约定和一时信任做决定,清晰记录和协议是保护你们友情最基本的底线。
02 弄清楚合同和退出权益
合伙人要退,该怎么结算开餐厅的收益?如果你们当初立了股东协议,那恭喜你,照着走流程就行。但问题是,很多人一开始合伙开店,都是熟人朋友,靠“拍胸脯+口头承诺”就上了。什么合同、章程、退出机制,统统没有。等真有人想走了,才发现账不清、责不明。所以餐谋长建议:就算是最好的朋友,合伙也一定要白纸黑字立协议。至少要把以下几个问题写清楚:
- 谁出多少钱,占多少股份?
- 谁负责经营,谁负责财务?分工明确了吗?
- 盈利怎么分?亏损怎么扛?
- 如果有人要退出,不同时期退出的机制是什么?钱怎么算?
- 万一大家都想解散,资产怎么清算?
- 店名、品牌、配方归谁?商标有注册吗?
写这些不是因为不信任,而是为了在大家感情最好的时候,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次性说清楚。这样等真有分歧,也不会一拍两散。
餐谋长见过太多“人走了,租约还挂着他名字”、“合伙人走了,信用卡账单还在原公司名下”的纠纷。这种扯皮事,一年都理不完。该写的,早写;该谈的,早谈。
如果你们当初没签协议,那现在就要靠协商来补救了。这时候建议请个懂企业结构的律师,拟一个退出协议,把分红、外部债务等都写清楚,别留后患。我建议同时找专业第三方做一次评估,综合考虑当前利润、资产、负债、品牌价值来估算股权价格。
当然你们也可以协商一个双方认可的价格,只要不是明显不合理就行。但千万别拿“我当初投了xx万”来定价,时间过去了,价值也可能变了。
另外,必要的时候也要考虑餐厅的长期发展,如果切割会导致餐厅现金流不稳定,双方可以协商“分期付款”或“利润分成”方式接盘,这样灵活又不伤感情。
03 别一个人硬撑
合伙人突然退出后,很多老板第一反应是硬扛。自己顶厨房、跑前厅、管账管人、还得应付供应商、接客投诉。
老吴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但是你要明白,合伙人退场,留的是一个“结构性空缺”。这个空,不是靠熬夜和努力就能补回来的,而是要系统重组资源和角色。
别急着一个人全盘接下,先冷静评估这家店你一个人能不能撑得住:现金流还稳不稳?人手够不够?核心岗位谁来顶?如果发现明显吃力,那就要尽快引入帮手,不论是临时的经理、家庭成员、还是新的投资人,都比你一个人死扛强。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短期考虑是否要调整营业策略。比如精简菜单、缩短营业时间、压缩外卖平台,先稳住基本盘,再图后续增长。
千万别死撑,餐厅不是靠多干几个小时就能逆转的生意。你是老板,更是指挥者,只有把节奏调整对,才能让店继续活下去。
04过渡期也要当好管理者
合伙人走了,餐厅不能乱。尤其是你作为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和顾客这三块,要有一个管理者的担当。
你可以建议在开店前就和合伙人设置一个1到2个月的交接期,规定退出前提前两个月告知,互相协助交接工作。特别是如果他负责的是厨房、采购、或是财务等核心板块,不能说走就走。供应商这边,及时沟通联系人变更、付款账号是否有调整,签约文件谁来签,避免后续对账混乱。
最重要的是,员工层面也要及时沟通。在这种关键时候,作为老板,一定要顶住阵脚,先稳住人心。无论你心里多焦虑,表面上都要传递出积极的态度。对员工来说,这种态度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还能让他们相信:这家店,可以继续走下去。
老吴想在最后跟各位餐饮同僚讲几句真心话,合伙做生意,从来不是一场百年好合的婚礼,而是一个不断磨合、分工、协作甚至再见的过程。
合得来,是幸运;分得开,是智慧。
面对合伙人要退出的局面,别慌、别赌气,更别图省事。按程序谈清楚、算明白、写下来,才是给彼此留面子也给自己留后路的聪明做法。
你会和好朋友/好兄弟合伙创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