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布鲁克林,藏着一家名为“海南鸡记”(Hainan Chicken House)的街头小馆。这家店虽不足50平米、其貌不扬,却连续两年获得有“中餐奥斯卡”之称的餐饮家金像奖提名,并荣登《纽约时报》的“百佳餐厅”榜单,成为纽约餐饮界当之无愧的黑马之一。它究竟凭什么征服了最挑剔的美食评论家?又如何能让见多识广的纽约客竞相打卡?
撰文,编辑 I Lily
图 I 海南鸡记
01 一个电影导演的转身
海南鸡记位于日落公园(Sunset Park)八大道,这里被当地华人亲切地称为“布鲁克林小中国”,聚集了大量华人超市、餐厅和熟食摊,是纽约市最具烟火气的华人社区之一。
透过橱窗,油亮诱人的烧鸡与莹白如玉的水煮鸡整齐陈列,色泽分明。傍晚时分,香气混着街头的喧嚣在空气中弥漫,行色匆匆的路人也不由自主放慢脚步。
推开店门,一股东西文化交融的气息扑面而来。马来传统的彩鸡瓷砖与现代极简的装修风格碰撞出独特的韵味。这种巧妙的混搭,正是店主Christopher Low的匠心独运——这位纽约大学电影系出身的导演兼摄影师,将镜头美学的叙事完美融入了空间设计。
Chris是一位在布鲁克林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裔美国人。从电影导演到餐厅主理人,他始终钟情于讲故事,只不过现在,他选择用味道来说话。“电影和烹饪,本质上是相通的,”他说道,“它们都关于记忆、传承与创新。就像在海南鸡记,我们既保留了祖传配方,也大胆融入法式烹饪技法。”
02 一个父亲的寻找
厨房里,Chris的父亲Hann Low正站在炉灶前,手腕翻动间,香茅、姜黄和椰浆的馥郁香气升腾而起,瞬间将人拉回槟城夜市喧嚣的烟火中。
18岁那年,Hann只身来到美国,一边攻读金融学位,一边在餐馆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真正让他心生热爱的不是课堂,而是厨房。于是他毅然放下学业,全身心投入到餐饮行业,一干就是四十年。
“开这家店,其实是父亲的主意。”Chris回忆道,“前年某天,他突然说想开一家真正的马来餐馆。他说,走遍八大道,吃了无数家店,就是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他们于是在日落公园的街角盘下一间店面,用最地道的海南鸡饭和滚烫鲜辣的叻沙,把记忆中的味道重新带回这片他们扎根多年的土地。
03 一道菜的漂洋过海
来到海南鸡记,不尝一口招牌海南鸡饭等于白来。这道看似简单的水煮鸡,实则凝聚着Low家族三代人的烹饪智慧,也承载着一道菜在东南亚漂洋过海的文化故事。
海南鸡饭起源于中国海南,20世纪初随华人移民传入东南亚,海南人将家乡的白切鸡做法与当地香料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今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国民美食。
“关键在于对时机的精准把控,”主厨Hann透露。金黄透亮的鸡皮包裹着鲜嫩多汁的肉质,轻轻一抿便骨肉分离;用鸡油和香料焖煮的米饭,粒粒分明却暗藏玄机——每一颗米都吸饱了鸡汤的精华;三款秘制蘸酱更是点睛之笔:黑酱油的醇厚、姜葱酱的辛香、辣椒酱的刺激,为这道简单的鸡肉赋予了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
最具特色的,是它极具怀旧感的装盘方式——将鸡油饭团包裹在油纸中,复刻了马来西亚街头用报纸打包外卖的传统风情。Chris介绍说,在东南亚,用报纸打包饭菜是最常见的做法,他们特意还原这种方式,不只是为了唤起记忆中的味道,更希望把“拆礼物”的惊喜感带给每一位顾客。
另一道颠覆传统的菜当属“五花腩叉烧”——选用上等五花腩取代常规的猪肩肉,经过独家配方腌制和慢火烤制,外皮焦脆如焦糖,内里却软糯丰盈,入口即化,蜜汁在舌尖缓缓铺展,留香绵长。搭配一碗香气浓郁的咖喱叻沙面,香茅的清新、辣椒的辛辣与椰奶的温润交融于一口之间,南洋风味在此刻达到极致。
这些风味的背后,是Low家族代代相传的手艺与记忆,包括那道几乎每天售罄的外婆咖喱角——外皮酥脆金黄,形如半月,内馅则是Chris外婆珍藏的土豆咖喱秘方。
“对我们来说,餐饮从来不只是食物本身,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Chris说。
04 一个移民家庭的奋斗史诗
在经营海南鸡记的过程中,Chris发现最棘手的不是菜品本身,而是如何满足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需求。“华人顾客往往更看重效率,”他解释道,“而美国客人则期待完整的用餐体验,喜欢了解每道菜背后的文化故事。”
谈及《纽约时报》的报道让这家小店一夜之间爆火,Chris坦言有些意外:“我们原本只想开一家街坊小店,服务好邻里。没想到现在每天都有从曼哈顿、甚至外州专程赶来的食客。家乡的味道被这么多人认可,我们当然很高兴。”然而,伴随而来的不仅是荣耀,也有甜蜜的压力——高峰时段,排队已成常态。
Chris表示,他特别希望打破人们对东南亚菜的刻板印象:“很多人一提到东南亚美食,第一反应就是泰国菜,但其实马来菜同样值得被看见,甚至可以说更具融合特色。它结合了中餐、印度菜、中东风味与南洋香料,是多元文化交流下孕育出的、极具辨识度的独特体系。”
Chris补充说,“看到越来越多的食客愿意尝试并喜爱上这种饮食文化,我们感到特别欣慰。”
从默默无闻的街边小店到登上《纽约时报》,Low家族三代人用时间和耐心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好味道。对他们来说,美味不在于华丽的包装,而在于对每一道工序的用心。当夕阳为八大道镀上金色,排队的人群在玻璃窗上投下斑驳剪影,那碗浸润着香气的海南鸡饭,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它是一个移民家庭的奋斗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