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名厨美国创业:标准化破局中餐内卷困局

复制本文链接

在风云变幻的餐饮行业,每一位餐馆老板都在探索盈利之路。《餐盈之道》专栏, 助力餐饮人洞察行业趋势,把握经营要诀,迎接市场挑战,在变化中稳健前行,实现长久盈利。这里, 我们提供深度行业观察, 分享实战经营策略, 探讨最新市场动态,助力每一位餐馆老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破局突围 。

【本期嘉宾:好食光行政总厨侯亮】

穿白色厨师制服男性双臂交叉站立,左胸印“十号烤场BBQ LAND 2011”徽章,背景灰色渐变,表情沉稳,职业感十足。

侯亮,198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是中国鲁菜烹饪名师,现任青岛新食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波士顿“好食光”餐厅行政总厨。他也是鲁菜暨青岛本邦菜工匠传承人、齐鲁最佳行政总厨金鼎奖得主。自2002年开始,侯亮先后于多家知名酒店担任厨师长及行政总厨,凭借扎实功底一步步在业内赢得声誉。2004年,他拜入中国烹饪大师王金奎与董书山门下,系统研习辽菜、东北菜及传统鲁菜,逐渐融汇各家之长,形成既尊重传统、又大胆创新的个人风格。

口述、图 | 侯亮

文、编辑 | Lily

我叫侯亮,光亮的亮。2024年3月,我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如今在波士顿“好食光”餐厅担任行政总厨。

很多朋友都知道,“好食光”早在2022年8月就已经开始营业。但很少有人了解:从第一道菜开始,所有出品,皆出自我手。

在来美国之前,我其实一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维系着“好食光”的味道——透过屏幕,远程授艺,可以说是“人未至,味已达”。然而视频终究隔了一层烟火气,做出来的菜品,离我心中的标准还是差了几分。因此,我到美国后的半年时间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沉入厨房,把每一道菜调整到应有的样子。

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

四位穿黑色厨师服戴高帽者站一排竖大拇指,身后有“Wine Festival 20周年”展板、桌椅鲜花,氛围热闹活动现场。

其一,美国的厨师体系与国内截然不同。从背景资历、工作习惯到沟通方式,皆差异显著。为寻得合适、肯学、有韧劲的厨师,我们费了不少精力。

其二,食材也不同——无论是肉质的口感还是保存方式,都需要逐一调整。

一路摸索之后,我最终选择了“标准化”作为解决方案。所谓标准化,就是把每一道菜的用料、调味、火候悉数量化至克与秒,让厨房的运作如钟表般精确、如流水线般可靠。只有这样,味道才能稳定,客人才愿意留下,口碑才立得起来。

白色圆盘盛红烧鲍鱼,配溏心蛋、丝状配菜,淋酱汁,黑色背景凸显菜品精致,色泽诱人,展现高端美食质感。

01 赴美:对经济下行的前瞻

人生中有些选择,往往在很早时就埋下了伏笔。还记得高考前,我对自己说:考上大学,就去读书;考不上,就随舅舅学厨——后来的结果,你们都知道了。小时候看他翻锅掌勺的身影,觉得特别帅,所以真正踏上这条路时,我心里没有遗憾,只有笃定与欢喜。

有幸师从董书山、王金奎两位烹饪大师,我的厨艺逐渐获得了业内的一些认可。2022年,我拿到了“齐鲁最佳行政总厨”金鼎奖,同年又以一道“老葱烧鲍鱼”在“第三届中国鲁菜厨师节”上获评优秀传统特色菜。坦白讲,如果继续留在国内,我依然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顺风顺水——但这对我来说还不够,我一直渴望去更广阔的世界闯一闯。

2005至2012年间,我在一家烤肉店担任厨师长。当时的合伙人前往青岛创立了“新食号”,我也跟着过去。2016年,他又在波士顿买下一块地,筹划开拓海外市场。历经数年准备,2022年,“好食光”落成开业——我也正式加入。

02 经营之道:对外靠口碑,对内靠管理

每次推出新菜,我都会邀请客人试吃,真诚聆听他们的意见。

我也一直关注国内餐饮的动态,将受欢迎的新菜品引入,再依据本地口味细心调整。

我们还坚持每日推出一款半价特色菜,不为别的,只为用诚意吸引新朋友推开我们的门。

我更相信沟通的力量。用真心,才能换真心。员工有了归属感,才会把餐厅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你可能还喜欢

上一篇
一家想改变美国素食文化的中餐厅
下一篇
他在法拉盛建了一座“城”

欢迎订阅餐饮家杂志:

如果您希望每月收到我们的印刷版杂志,请输入您的姓名、电子邮件、餐厅名称及地址。

如果您只希望订阅我们的电子期刊,请输入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

 

扫码关注
《餐饮家》
微信公众号

餐饮家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成为《餐饮家》的撰稿人:

如果你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并希望通过文字分享你的观点与见解,欢迎加入我们成为撰稿人。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成为《餐饮家》的受访者:

如果您是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并愿意分享您的故事和见解,我们欢迎您的参与!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安排采访细节。


合作咨询

我们欢迎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各类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团队会尽快与您联系,讨论合作的细节。


欢迎加入北美餐饮人社区

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餐饮家小助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