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英转行记:从华尔街到布鲁克林的烟火人生

复制本文链接
夜晚,“noodle lane & DUMPLINGS”红店门亮眼,橱窗透暖光,内部桌椅隐约。左侧绿植盆栽,右侧邻店,门上印“Open”与数字,氛围温馨。

在布鲁克林公园坡热闹的第七大道上,有一家不起眼却令人难忘的小餐馆——“面条巷”(Noodle Lane)。它承载着店主李岚(Lane Li)从广州井边打水的童年,到纽约金融圈白领,再到重拾锅铲、开创自我事业的移民旅程。

编辑 | Lily

01 移民生活与职业转折

在布鲁克林公园坡第七大道,位于第三街与第四街之间的位置,坐落着“面条巷”——这家小小的中式餐厅里,店主兼主厨李岚将经典的川菜、粤菜与法式烹饪技法相融合。

而在这家餐厅的背后,是一位餐饮从业者从中国到布鲁克林的人生旅程,以及这段旅程中点点滴滴的故事。

“我记得以前我们要走到井边打水,”李岚回忆起自己在中国广州的成长经历时说道。她还记得,那时家里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日子过得很简朴。“我姐姐会扛着水桶——我妈妈过去做饭要用灶火,就像那种砖灶,得往里面添柴。”如今,李岚的姐姐也在这家餐厅和她一起工作。

和之前的许多移民家庭一样,李岚六岁时,全家最初落脚在曼哈顿唐人街,但很快便搬到了布鲁克林。她的父亲在中餐馆做厨师,母亲则以缝纫为业。刚到纽约时,李岚一句英语都不会说;抵达仅一个月后,她就被送进了学校。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很艰难,但并非无法克服。

李岚曾就读于拉瓜迪亚艺术高中(LaGuardia High School),后来从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获得了商科学位,之后便开启了在银行业的职业生涯。

“你知道,几乎所有亚裔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专业性工作,”李岚在谈及自己十年的金融从业经历时说道,“但那份工作并非我的热爱所在,我心里一直渴望着能有更契合自己的追求。”

之后,李岚进入了纽约的法国烹饪学院(French Culinary Institute)学习。这所学院此后经历了数次变革,如今更名为烹饪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Culinary Education,简称ICE)。几年后,她偶然发现了“斯莫加斯堡”(Smorgasburg)美食市集,由此看到了机遇——这是一个自2011年起,每年4月至10月在布鲁克林威廉斯堡街区举办的户外即食食品市集。

“我当时就想,‘天呐,这也太酷了——我完全可以试试!’”李岚兴奋地说道。

李岚随即以“面条巷”为摊位名加入了斯莫加斯堡市集,主打特色担担面。这道美食一经推出,便立刻受到了市集食客们的喜爱。让李岚满意的是,市集对时间的要求并不严格,这样她既能继续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又能兼职当厨师和摊主。

02 酸菜鱼忆旧,小笼包传情

终于,在入行十余年后,李岚得以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她沿用了“面条巷”这个名字,在公园坡开设了实体店,但店里供应的菜品远不止面条。

对于李岚而言,店里的酸菜鱼是一道承载着特殊情感的菜品。这道菜的灵感源自她曾钟爱的皇后区中餐厅“官府”(Guan Fu)——可惜这家餐厅已于2022年停业,而李岚正是以该店的酸菜鱼为蓝本,复刻出了如今“面条巷”菜单上的招牌。

在纽约市,超过4000家餐厅在新冠疫情后的冲击中艰难求生,“官府”便是其中之一。因此,“面条巷”的酸菜鱼菜单描述中特意标注了“RIP”(愿逝者安息),以此缅怀这家逝去的宝藏餐厅。

端上桌的酸菜鱼,视觉冲击力十足。饱满的罗非鱼片漂浮在香气四溢的汤中,点缀着红辣椒、青葱、花椒与雪白的菌菇,色彩鲜亮诱人。辣度温和不刺激,花椒则带来一丝柑橘般的清新麻感,巧妙中和了汤汁的咸鲜。搭配米饭食用,恰好能平衡这浓郁饱满的风味,让每一口都更显醇厚。

“吃中餐怎么能没有米饭呢?”李岚说道。

在瞬息万变的纽约餐饮市场中,“面条巷”始终保持活力——不断为菜单增添新品,同时下架那些让食客感到熟悉乏味的菜品,以此融入现代用餐环境。其中推出的一道新品是素食炒米粉:洋葱、卷心菜与豆芽等食材在炒锅中以大火快速翻炒,高温火焰不仅锁住食材的脆嫩口感,更赋予菜品独特的“火香”,成为风味的一部分。

尽管李岚能在餐饮界开启事业版图,最初要归功于她那道人气爆棚的面条,但如今,她的小笼包已让她成为社区里不可或缺的“美食符号”。

“这是我儿子的最爱,”李岚说道。

木质蒸笼铺油纸,五只金黄蟹黄小笼包整齐摆,褶皱如菊,透橙红馅色。竹编纹理与透气孔清晰,背景虚化,暖调凸显中式点心细腻工艺。

“这猪肉小笼包太好吃了,我们又点了一份。”一位顾客说道。最近一个周五的傍晚,他偶然发现了这家餐厅,便和妻子一起来享用一顿早餐。

你可能还喜欢

上一篇
曼哈顿东北菜突围记:国际化中餐的生存之道
下一篇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逝世 40岁餐饮理想主义者陨落

欢迎订阅餐饮家杂志:

如果您希望每月收到我们的印刷版杂志,请输入您的姓名、电子邮件、餐厅名称及地址。

如果您只希望订阅我们的电子期刊,请输入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

 

扫码关注
《餐饮家》
微信公众号

餐饮家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成为《餐饮家》的撰稿人:

如果你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并希望通过文字分享你的观点与见解,欢迎加入我们成为撰稿人。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成为《餐饮家》的受访者:

如果您是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并愿意分享您的故事和见解,我们欢迎您的参与!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安排采访细节。


合作咨询

我们欢迎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各类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团队会尽快与您联系,讨论合作的细节。


欢迎加入北美餐饮人社区

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餐饮家小助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