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洛杉矶卫生局的一纸停业令,让麻六记这个雄心勃勃进军海外市场的餐饮品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时距离其10月28日海外首店高调开业,仅仅过去半个月。

图 | 社交媒体
文、编辑 | Lily
01 从“爆火”到“停业”
10月28日,麻六记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钻石广场(Diamond Plaza)开业,凭借“爆款出海”的噱头和88折优惠的促销,迅速吸引当地华人及留学生的关注,开业当天便大排长龙。
然而,热度尚未褪去,风波却接踵而至。
自11月2日起,多名消费者在小红书、微博及华人论坛上发帖称,在麻六记洛杉矶门店就餐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一位华人顾客陈女士表示,她与家人于11月1日晚在店内用餐,第二天儿子开始反复腹泻、自己则呕吐头晕,最后不得不前往急诊就医。

小红书截图
她的帖子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多位网友留言称,他们的朋友、同学也在同一天“中招”。很快,“麻六记食物中毒”、“洛杉矶酸辣粉腹泻”成为华人社区的热议话题。

Yelp上多位用户留言称用餐后出现肠胃不适。
11月5日,洛杉矶县公共卫生局(Los Angeles County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介入调查。
报告显示,该店存在多项“卫生与安全法规”违例,其中最严重的是冷藏间温度远高于法规规定的41℉(约5℃)上限,这可能导致食品在储存过程中滋生细菌,从而引发食源性疾病,已构成“迫在眉睫的公共健康风险”。11月13日,卫生局正式下令停业整顿,并要求整改完成、复查合格后才可重新开门营业。
02 官方回应、顾客维权
美国主流媒体尚未广泛报道此事,但在当地中文圈与社交媒体中,这一事件的传播力度堪比一次“食品安全地震”。
11月6日,麻六记洛杉矶店的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对顾客反馈的情况“深感抱歉”,初步判断为“冷藏设备温度波动”,已立即完成设备检修,并承诺对11月1日至3日期间所有顾客全额退款。

该消息目前在其账号上已不可见。
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平息舆论。部分消费者反映,仍未收到退款或任何后续联系。
“我联系他们要求退款,但他们完全无视我,也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有顾客11月13日在Yelp留言说,“这太不可接受了。”

Yelp截图
洛杉矶当地中文社区群组里,也有消费者联合联系律师事务所,咨询是否可以提起集体诉讼。律师建议消费者保留病历、账单、就餐凭证和付款收据等证据。
截至11月14日,品牌总部尚未就此事件发布正式公告,也未说明复业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非麻六记首次陷入食品安全争议。今年7月,其酸辣粉就因发霉被中国Costco下架,代工厂白家阿宽道歉并召回产品。
麻六记的速食业务高度依赖代工模式。除了酸辣粉,其牛肉辣酱、小旺肠、辣条锅巴等产品也均由不同代工厂生产。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快速扩张,但也带来了品控难题。
03 中餐出海的隐形风险
麻六记成立于2020年,由汪小菲创立,主打酸辣粉与四川小食,在中国拥有150多家门店。2025年,麻六记正式进军海外市场,洛杉矶钻石广场店作为首店被定位为“全球旗舰”。
麻六记的出海路径展现出“零售先行、实体跟进”的特点。据其官网信息,麻六记零售产品已出口至美国18个州、澳大利亚6个州,以及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全球5000余家大型商超。相较于已初具规模的零售出口业务,其在海外实体门店的布局则刚刚起步。
麻六记洛杉矶门店的食品安全风波,揭示了中餐品牌出海面临的共同挑战。
1. 冷链风险
国内外的食品安全标准、监管要求存在差异,需提前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即使是基本的冷藏设备温度控制,在新市场也可能因设备标准、维护服务不同而出问题。
2. 人员培训不足
如果店内员工对美国餐饮卫生标准理解不深、缺乏专业培训,同样会导致操作环节易出纰漏。此外,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工作人员的回应也显得滞后且不够充分。出海企业应加强对门店日常运营的监督和检查频率,提前制定危机应对预案、顾客补偿方案以及监管应对流程。
3. 品牌宣传“先声夺人”
开业期间,门店通过社交媒体持续宣传,引发大量关注。但网络热度带来的高峰客流,加剧了后厨压力和管理失衡。
出海之路宜稳不宜急,餐饮的核心仍是“安全、稳定、回头客”。
截至发稿,麻六记洛杉矶门店仍大门紧闭,处于停业整顿之中。此次事件为所有志在出海的中餐品牌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与品质管控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品牌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最基本的通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