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麻辣烫的全球化实践:标准化与本土化如何平衡?

文 Charles.C

"杨国福麻辣烫海外标准化门店实景:橙色招牌居中展示中英双语标识『YANGGUOFU 楊國福』与品牌核心标语『Create Your Own Hot Pot』,橱窗贴有三大特色锅底视觉海报——酸甜番茄锅(SWEET&SOUR TOMATO)、经典草本牛骨汤(HERBAL BEEF BONE BROTH)、香辣混合汤底(SPICY MIX BROTH)。砖红色外墙嵌深灰色窗框形成品牌标准色系(潘通色卡#FF6F31+#333333),玻璃门上标有门店编码『C-113』与消防合规的『安全出口』标识,左侧悬挂『GRAND OPENING』开业横幅。

麻辣烫起源于四川,最初是街头巷尾的小吃,以其独特的麻辣口感和丰富的食材选择,逐渐传到了长江三峡乃至全国各地,成为广受消费者喜爱的美食之一。

2003年,创始人杨国福先生开设了第一家麻辣烫门店,凭借对传统麻辣烫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他引入单锅单煮的方式,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口味的需求;而创新的牛骨汤底更是成为杨国福麻辣烫的一大特色,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浓郁、鲜美的口感体验。

杨国福通过对中华美食麻辣烫的创新和改良,以及运用统一化、标准化、易拓展的加盟经营模式,实现遍布全国并触达海外的餐厅布局,向世界展示出中华美食麻辣烫的美好。

01 起航:海外首店试水与战略调整

2017年,杨国福麻辣烫在加拿大温哥华开出首家海外门店,这不仅是品牌全球化的重要一步,更成为观察中餐出海策略的典型案例。门店开业初期,团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当地消费者更习惯用叉子而非筷子就餐,这与创始人杨国福改良麻辣烫时的洞察不谋而合——相比火锅,麻辣烫的便捷性更易被海外市场接受。

这次试水为后续扩张奠定基础。截至2024年,杨国福海外门店从2023年的60家增至160余家,覆盖欧美、亚太20余国。这种快速增长背后,是品牌对海外市场的系统性布局:

黑色背景上的欧洲地图轮廓标注15个城市:巴塞罗那、马德里、塞维利亚(西班牙),伦敦、爱丁堡(英国),巴黎(法国),柏林、慕尼黑、杜塞尔多夫(德国),维也纳(奥地利),布达佩斯(匈牙利),鹿特丹(荷兰)。穿插九张实景照片:西班牙传统餐馆的红砖拱门、伦敦街边店排队场景、巴黎商业区双层玻璃幕墙门店、德国餐厅木质长桌就餐区、奥地利装饰墙的中欧风格彩绘、匈牙利店铺的铸铁吊灯、荷兰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慕尼黑门店巴伐利亚元素陈列、柏林工业风外墙。通过建筑特征、餐饮场景与人群活动展现欧洲多元化消费生态,采用黑灰底色与彩色实景对比排版。

供应链先行策略:在成都建立专属工厂,统一供应核心原料,如新疆天山番茄、四川井盐等

梯队化市场选择:根据亚裔人口分布、快餐消费增速等指标,将目标市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首店运营数据验证产品适配性,避免盲目扩张

02 核心能力:看得见的门店与看不见的体系

1. 标准化背后的柔性供应链

在杨国福成都工厂,我们观察到一套特殊的编码系统:每个原料包装箱上都印有目标国家的食安认证标识。这是品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通过模块化供应链设计,在保持核心汤底统一性的前提下,允许区域门店添加5%-10%的本地化食材。例如:

  • 墨西哥门店引入仙人掌
  • 越南门店增加黑虎虾
  • 欧洲门店测试冬阴功改良汤底
杨国福全球化产品测试场景实拍: ​核心汤底验证:前景两碗红汤(潘通色号1805C)展示标准麻辣烫配方,含木耳(直径3-4cm)、福州鱼丸(直径2cm)、上海青(三叶层叠)等供应链统一食材 ​本土化创新: 右上拌面采用日式酱油基底(棕色酱汁折射24°光泽度) 独立蘸料碗配置墨西哥辣椒碎(粒径1-2mm)与四川花椒油

这种”中央厨房+区域适配”的模式,既确保全球门店70%原料来自统一供应链,又通过柔性调整满足本土需求。

2. 加盟商筛选的科学与艺术

在洛杉矶的招商说明会上,杨国福团队展示了一份特殊的评估表,包含23项加盟商评分指标。其中两项关键标准引发关注:

  • 文化适配度:要求加盟商理解”麻辣即生活态度”的品牌理念
  • 本地化能力:评估新增本土食材的可行性方案

“我们不是在寻找资金最雄厚的合作伙伴,而是寻找理念契合的同行者。”海外负责人冯飞解释,这种选择标准帮助品牌在韩国市场实现单店年营收超120万美元的成绩。

03 本土化落地: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

1. 产品创新机制

在德国慕尼黑门店,我们发现菜单上的”巴伐利亚风味汤底”。这是加盟商与总部研发团队历时三个月开发的成果,通过添加本地香料,将辣度降低40%,咸度提升15%,更符合当地口味。该产品现已成为欧洲标准菜单选项,印证了杨国福”全球研发网络”的价值:

  • 总部提供基础配方和检测设备
  • 加盟商提交改良方案
  • 双方联合进行标准化测试

2. 合规运营体系

面对欧盟EC 852/2004食品卫生法规、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等复杂要求,杨国福建立了一套动态调整机制:

  • 温度控制系统:欧洲展示柜强制5℃以下,美国后厨安装唾液防护装置
  • 文档即时更新:每周汇总全球新颁法规,72小时内更新操作手册
  • 应急响应机制:2023年成功处理澳大利亚原料清关延误事件,未影响门店运营

3. 文化输出策略

品牌通过”MALA GALA麻辣节”等主题活动,将饮食文化转化为可体验的生活方式:

橙色主视觉的杨国福麻辣节欧洲宣传图,顶部中英双语标题『MALA GALA 杨国福麻辣节 欧洲启动』下方核心视觉: ​品牌符号载体:贴满『YANGGUOFU』贴纸的橙色行李箱,承载冒着热气的麻辣烫碗,象征品牌文化输出 ​欧洲地标解构:荷兰风车、伦敦大本钟、巴黎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柏林电视塔等卡通化地标环绕,暗喻目标市场布局 ​文化融合表达:右侧红衣执扇的亚洲女孩卡通形象,与欧洲元素形成视觉对话
  • 纽约大学区门店开发”解酒套餐”,凌晨时段订单占比40%
  • 在伦敦旗舰店引入”麻辣烫+精酿啤酒”场景
  • 于东京推出健身人群定制套餐(蛋白质含量达32g/份)

04 挑战与进化:全球化中的持续迭代

尽管海外门店数量快速增长,杨国福团队仍保持清醒认知。在近期内部战略会上,三大改进方向被重点讨论:

  1. 物流成本优化:计划在美国东西海岸设立区域分仓,将原料运输时效从14天缩短至7天
  2. 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多语言版门店运营APP,整合订货、培训、食安监控功能
  3. 本土人才培养:与加州餐饮协会合作建立培训基地,针对性解决美国市场用工难题
杨国福旗下『幸福家』品牌鲜虾面标准化出品:灰色方碗盛装含鲜虾(完整去线)、煎蛋(太阳蛋造型)、青菜(双色菜叶分层)、菌菇(白玉菇+香菇切片)及肉片(厚切3mm)的定制面食,橙色牛骨汤底符合全球品控标准。右侧红油蘸料碟采用独立分装设计(含辣椒碎、葱花、芝麻),搭配黑檀木筷子与胡桃木托盘构成品牌餐具体系。背景虚化的橙色皮质座椅与『幸福家 HAPPIN』标识强化空间氛围,碗沿『桂圆橋』字样与托盘二维码(『扫一扫』提示)暗示数字化点餐服务,通过食材陈列精度(虾肉与菌菇占比22%)与色彩管理(Pantone 1505C汤橙色),展现供应链管理下的标准化餐品输出能力。"

结语:中餐出海的范式价值

杨国福的全球化实践揭示出餐饮出海的本质:既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也不是资本驱动下的快速复制,而是通过建立”可复制的独特性”,在标准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对于美国中餐经营者,其启示可归纳为:

  • 供应链控制权决定利润空间
  • 文化转译能力影响溢价高度
  • 弹性管理体系保障生存底线

杨国福集团海外负责人冯女士身着深蓝色戗驳领西装与条纹长裤,手持无线话筒与智能手机,正在以『中餐出海路径选择』为主题的商业论坛演讲。背景采用橙粉渐变设计,左上角淡紫色建筑群象征全球化布局,右下角CPA文旅标识点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方属性。画面通过专业着装、智能设备(展示供应链数据界面)与植物纹样背景的融合,传递品牌『标准化+本土化』双轮驱动的国际化战略。

正如冯飞在分享中强调:”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把中国的杨国福开到全世界,而是让每个国家的杨国福都成为当地消费者心中的本土品牌。”这或许正是中餐走向世界应有的姿态——既保持东方美食的基因,又能深度融入异国市场的肌理。

上一篇
三孩妈妈的职场新生:卖店“上岸”到团队合伙人的蜕变
下一篇
她想要“解放”中餐馆妈妈——Nice Day创始人张琬婷的母亲节心声

更多

欢迎订阅餐饮家杂志:

如果您希望每月收到我们的印刷版杂志,请输入您的姓名、电子邮件、餐厅名称及地址。

如果您只希望订阅我们的电子期刊,请输入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

 

成为《餐饮家》的撰稿人:

如果你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并希望通过文字分享你的观点与见解,欢迎加入我们成为撰稿人。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成为《餐饮家》的受访者:

如果您是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并愿意分享您的故事和见解,我们欢迎您的参与!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安排采访细节。


合作咨询

我们欢迎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各类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团队会尽快与您联系,讨论合作的细节。


欢迎加入北美餐饮人社区

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餐饮家小助手入群

扫码关注
《餐饮家》
微信公众号

餐饮家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