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俊:开出一条高端中餐新路

在风云变幻的餐饮行业,每一位餐馆老板都在探索盈利之路。《餐盈之道》专栏, 助力餐饮人洞察行业趋势,把握经营要诀,迎接市场挑战,在变化中稳健前行,实现长久盈利。这里, 我们提供深度行业观察, 分享实战经营策略, 探讨最新市场动态,助力每一位餐馆老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破局突围 。

【本期嘉宾:郭文俊】

亚洲男性厨师身着带有红白黑标志的厨师外套,站在装饰有中国灯笼的华丽房间内,表情严肃,手臂交叉,展现自信专业形象。

提到中餐,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仍停留在廉价、简陋与低端的刻板印象中。然而,在纽约这座世界美食之都,华人大厨郭文俊以其“小国宴”(Chef Guo)彻底颠覆了这一固有认知,开创了一条高端定制化的餐饮新路(“我要让美国人知道,中餐很高级”)。

文、编辑 I Lily

郭文俊摒弃了中餐传统的固定点菜模式,创新性地引入了品尝菜单(tasting menu),以19道匠心独运的菜品为核心,将中国历史典故、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创新理念巧妙融合,为食客们呈现了一场味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凭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小国宴在纽约这座餐饮竞争激烈的国际大都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餐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膳食有养,贵在搭配:以味为先,以养为本

郭文俊深谙“膳食有养,贵在搭配”的饮食哲学,他在菜单设计上注重食材的营养均衡与搭配,力求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能照顾到食客的健康需求。他以“以味为先,以养为本”为核心理念,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融入现代烹饪技艺中。例如,他会在菜品中加入富含维生素的时令蔬菜、高蛋白的海鲜和肉类,以及有助于消化的谷物,力求在每一道菜品中实现味觉与营养的完美平衡。

文化叙事与味觉实验: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小国宴以品尝菜单为特色,这种由餐厅主导、为食客精心挑选菜品的运营模式,促使小国宴在菜单设计上不断精益求精,对每一道菜品都进行精雕细琢。郭文俊指出,新菜的推出频率和数量并不固定,但新菜的研发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他始终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烹饪技艺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菜品。

精心摆盘的艺术美食组合图,包括左上角的红色装饰甜点、右上角的绿色酱汁蔬菜/肉类料理、左下角的黑色苔藓覆盖圆形食物以及右下角的白色球状物体配绿色植物装饰,彰显食物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在研发新菜的过程中,郭文俊总结出了三套独门秘籍:

1.灵感闪现:文化与自然的碰撞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灵丹寿果”。它的灵感源自郭文俊早年在北京为一位老友庆祝生日时的突发奇想。他受到“灵丹”和“长寿”的启发,将与长寿相关的食材一一列出,最终选中了桃子和鸡蛋,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寓意深远的“灵丹寿果”。这道菜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自然食材的巧妙运用。

2.传统改良:东西方味觉的对话

以红烧狮子头为例,无论是在百姓的餐桌上,还是在国宴上,都能看到这道经典菜品的身影。在与美国当地的美食家、食客交流后,郭文俊发现他们偏爱“黑色的食物”。于是,他大胆尝试使用墨鱼汁将外皮染黑,内嵌溏心鸭蛋黄,并搭配黑松露酱汁,成功打造出了同时满足东西方味蕾的“黑金狮子头”。这道菜不仅是对传统菜品的创新演绎,更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

3.历史挖掘:古法今用的匠心

郭文俊在学艺时,有幸继承了师傅留下的清朝古书。他时常从中汲取灵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寻找合适的食材,将一道道可能已经失传的传统美味重新呈现于世。这种对古法的挖掘与再现,不仅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历史的致敬。

两块粗糙材料制成、表面覆盖细小颗粒状物质(似苔藓)的小型雕塑作品,静置在深浅不一的绿色波浪形大叶子上,背景为黑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体,营造静谧自然之感。

一道新菜研发出来后,首先由郭文俊自己品尝,接着让员工们品尝,最后再邀请一些朋友来品尝。经过反复的锤炼和打磨后,只有当所有人都对新菜给予好评时,他才会将其正式列入菜单。

郭文俊强调:“老菜品是新菜品的基础,新菜品是在老菜品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有了老菜品的对比,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知道新菜品为何更胜一筹。”

人员管理:高要求与人性化并重

据郭文俊介绍,小国宴的团队规模不大,只有十余人,分为前厅和后厨两大部门。前厅包括前台、收银、经理和公关,后厨则涵盖了炒锅、案板、粗加工和洗刷工等。由于美国人工成本较高,部分员工还需要身兼多职,以应对餐厅的日常运营需求。

装饰华丽的餐厅内部,两排座位间摆放着长方形餐桌,桌上餐具与装饰品摆放整齐,墙壁挂有圆形灯笼,一侧有雕刻复杂图案的木质屏风,窗外景色若隐若现,温暖灯光照亮整个场景,展现舒适优雅氛围。

小国宴并不频繁招聘,也没有固定的招聘周期,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时候,才会在求职网站上发布信息。由于团队人数有限,他们对每位员工的要求都相对较高。例如,前厅的服务员在正式上岗之前,都需要接受至少一个月的培训,只有达到要求才能留下来。郭文俊认为,员工培训是餐厅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使这需要餐厅付出较高的成本。

而对于那些成功通过培训的员工,小国宴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量身定制薪酬方案,践行人性化的管理。这种高要求与人性化并重的管理模式,不仅确保了团队的高效运作,也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供应链波动:坚守菜品质量底线

在谈及原材料供应链问题时,郭文俊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他们一直面临的挑战。很多食材的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尤其是海鲜、肉类和酒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们坚守“质量稳定”的底线,与几家可靠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前期设计菜品时,就把原材料的稳定性纳入考虑范围,淘汰掉那些不稳定、时令短的食材,除非是用于季节性的菜单。

同时,小国宴也保持了应对市场波动的灵活性。比如,当牛肝菌等食材价格上涨过快时,他们会考虑选择属性、口味都相近的食材来替代,并加入一些其他辅料,以在维持菜品口味及品质的前提下控制成本。这种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不仅确保了菜品的质量,也为餐厅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酒香,但不能藏在深巷:文化传播与商业智慧的融合

中国有句老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如今的餐饮市场,这句话已不再适用。再美味的食物,如果没有营销策略的辅助,也很可能淹没在喧嚣之中。

郭文俊深谙营销的重要性,因此与一家PR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定期邀请网红、美食博主、记者前来试吃、采访,借助他们的社交媒体影响力为餐厅做推广。这种合作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开展的营销活动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短期内人流量、获客量、社交媒体曝光率、点击率等数据都有所增长。”

近期,《纽约时报》的采访就让小国宴在主流媒体上小火了一把。由于《纽约时报》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触及面广泛,因此报道在短期内为小国宴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应。据工作人员反馈,文章发表后,餐厅的曝光率和搜索量均有了显著提升。

但郭文俊也指出,营销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它也不像考试,有明确的分数标准来衡量成败。他补充说:“选择合适的KOL合作,确保营销能够真正为餐厅带来实际收益,一直是小国宴在营销方面的痛点。因为在合作之前,我们无法准确预测营销活动的效果,也很难确定能否精准触达目标受众。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并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效果,所以只能不断尝试,与更多的KOL合作,从中总结经验。”

展望未来,小国宴将继续在营销方面投入成本。郭文俊相信,即使营销活动当下没有给门店的客流量带来显著增长,但在社会效应方面也一定产生了某种正面影响。他认为,在这个信息时代,美味不能落下,商业同样需要跟上步伐,只有牢牢把握这两者,才能让小国宴在美国的餐饮市场突出重围、长盛不衰。

文化自信与商业智慧的交融

小国宴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对菜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更在于其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商业智慧相结合。郭文俊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与创新精神,将中餐推向了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餐的多样性与文化魅力。

上一篇
下体被烫“永久变形”,男子诉星巴克获赔5000万美元
下一篇
报税指南(二)|2025年税务政策有变,这四项对餐饮业至关重要

更多

欢迎订阅餐饮家杂志:

如果您希望每月收到我们的印刷版杂志,请输入您的姓名、电子邮件、餐厅名称及地址。

如果您只希望订阅我们的电子期刊,请输入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

 

成为《餐饮家》的撰稿人:

如果你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并希望通过文字分享你的观点与见解,欢迎加入我们成为撰稿人。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成为《餐饮家》的受访者:

如果您是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并愿意分享您的故事和见解,我们欢迎您的参与!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安排采访细节。


合作咨询

我们欢迎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各类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的团队会尽快与您联系,讨论合作的细节。


欢迎加入北美餐饮人社区

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餐饮家小助手入群

扫码关注
《餐饮家》
微信公众号

餐饮家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