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orld Coffee Portal报道,2025年一季度,巴黎贝甜在北美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新开15家门店、签署76份特许经营协议,同时实现了连续第17个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和第16个季度客流量的正增长。截至2025年4月,该品牌在美加市场的门店总数已达212家(美国200家、加拿大12家),并计划全年净增100家新店,朝着2030年北美“千店目标”稳步推进
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其“供应链革命”与“本土化产品矩阵”的双重支撑。自2005年进入北美市场以来,巴黎贝甜依托韩国总部研发的冷冻面团技术,通过预发酵和预烘烤工艺,大幅降低了门店对人工技术的依赖,同时保证了产品口味的标准化。2024年,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烘焙工厂正式投产,进一步缩短了供应链半径,将核心烘焙品的门店加工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这一效率提升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让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成为吸引顾客的天然招牌。
在产品端,巴黎贝甜针对北美消费者的偏好进行了精准调整。蛋糕占据其北美门店销售额的37%,紧随其后的是沙拉三明治(28%)、糕点(18%)、面包(18%)和饮品(9%)。例如,为满足美国消费者对快捷早餐的需求,其推出的“可颂三明治”系列单店日均销量超过200份;而加拿大多伦多门店推出的枫糖奶油泡芙,更是凭借独特风味成为社交媒体的爆款单品,一度引发排队热潮。
01 扩张策略:特许经营模式的重构与风险控制
巴黎贝甜在北美的扩张并非简单的数量竞赛,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其采用的“直营旗舰店+特许经营”混合模式,既保持了品牌调性,又加速了市场覆盖。2025年一季度签署的76份特许协议中,超过半数集中在人口密度高、亚裔占比超15%的区域,例如加州的尔湾和纽约皇后区(World Coffee Portal统计)。这种选址策略既利用了亚裔群体对品牌的天然认知,又通过高客流区域快速建立市场影响力。
不过,特许经营模式的风险控制始终是餐饮行业的一大难题。据SPC集团财报披露,巴黎贝甜在北美市场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三级品控体系:首先,85%的产品由中央厨房完成基础制作,加盟商仅需进行最终烘烤和组装;其次,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门店的温湿度、产品保质期等关键指标;最后,引入神秘顾客机制,每月随机抽查20%的门店,评分低于80分的需停业整改。这种“强管控”模式虽然让单店开业周期延长至6个月,却将2024年北美加盟店的闭店率控制在3.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2%。
02 品牌本土化:从“韩式法风”到“社区第三空间”
在北美市场,巴黎贝甜成功打破了“亚洲烘焙店”的刻板印象,通过场景重构实现了品牌价值的跃升。西雅图旗舰店的开放式厨房设计,让顾客可以亲眼目睹面包师从面团塑形到烘烤出炉的全过程,这种沉浸式体验使顾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45分钟,远超传统烘焙店的15分钟。
品牌还通过社区运营深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每周举办的“亲子烘焙课堂”和“咖啡品鉴会”,将门店转化为社区社交枢纽。洛杉矶某门店店长透露,参与过活动的顾客复购率比普通顾客高出27%。而在数字化营销方面,#ParisBaguetteMorning话题在TikTok上的播放量突破1亿次,用户自发创作的早餐打卡视频占比达38%,这种“自来水”传播帮助品牌实现了年轻客群的破圈。
03 挑战与隐忧:供应链成本与本土竞争夹击
尽管增长势头强劲,巴黎贝甜在北美市场仍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受全球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北美小麦价格较2022年上涨42%,导致其招牌产品法棍面包的毛利率从58%下滑至49%(北美餐饮协会报告)。为此,品牌不得不加快新品研发,例如用杂粮谷物面包替代部分传统产品。另一方面,本土竞争对手的针对性策略也带来压力——Panera Bread推出的“无限咖啡订阅制”(月费12美元),直接冲击了巴黎贝甜占营收9%的咖啡业务。
为应对这些挑战,巴黎贝甜正在推进“供应链垂直整合”战略。2025年计划投资1.2亿美元收购美国中西部的小麦种植基地,目标在2026年实现30%原料自给(SPC集团财报)。这一举措不仅能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还能通过产地直控提升产品差异化,例如开发特定产区的全麦系列面包。
04 全球化蓝图:东南亚与中东市场的战略卡位
北美市场的成功为巴黎贝甜的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在东南亚,品牌以新加坡为区域中心,计划2025年进入文莱和老挝市场,并将印尼门店数增至8家;在中东,其与迪拜Meraas集团合作建设中央厨房,意图辐射海湾六国;而在中国,品牌正重启“直营为主”策略,计划2025年新增100家门店,重点下沉至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巴黎贝甜的海外扩张始终遵循“供应链先行”原则。每进入一个新市场前,必先建立半径300公里内的烘焙工厂,这种重资产模式虽然拖慢了短期扩张速度,却为长期盈利奠定了基础。正如SPC集团CEO许英寅所言:“真正的全球化不是门店数量的竞赛,而是能否在每个市场重构价值链。”
05 行业启示:烘焙品牌的全球化生存法则
巴黎贝甜的二十年全球化历程,为餐饮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其冷冻面团技术打破了传统烘焙对熟练技工的依赖,让标准化与手工感得以兼得;通过弱化“韩式”标签、强调“法式工艺”,成功实现了文化隔阂的跨越;而区域化采购与垂直整合的弹性供应链,则成为抵御大宗商品波动的护城河。
对于正加速出海的中国烘焙品牌而言,这条路径或许值得借鉴:与其追求短期开店速度,不如先夯实供应链根基;与其复制国内经验,不如深入理解本地社区的消费脉搏。毕竟,当一块面包能同时承载品质、效率与情感时,品牌才能真正在全球市场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