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数据
在中国餐饮文化中,饮品与菜肴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两极,而是相互成就、彼此映衬的“茶饭两相思”。一杯热茶润喉暖胃,一罐汽水佐餐添趣,或是水果鲜榨、咖啡提神,无不在一餐一饮之间烘托出餐桌的丰盛与温情。饮品早已融入中餐的每一个用餐场景,与主食、主菜、点心等品类共同谱写出丰富多元的餐桌生态。
WEFOOD餐饮咨询从多平台搜集到了2024年-2025年上万家有饮品销售的中餐厅订单数据,通过对饮品结构、搭配偏好、时段差异等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力求还原出餐桌背后那份关于“饮”与“食”的真实默契与市场逻辑,并为餐饮家俱乐部的会员提供翔实的数据报告用作经营参考。
本文为该报告节选,希望能帮助更多餐饮从业者和行业观察者,从真实数据中读懂市场逻辑,也让消费者的每一次“茶饭相逢”成为值得大家回味的美好记忆。
文 |Wefood餐饮咨询平台数据专家 Xiqiao Yin
编辑 | Lily
首先,将饮品通过关键词进行分类:
- 茶类:green tea, black tea, oolong, jasmine, matcha, chai, latte, milk tea, bubble tea, boba, thai tea, iced tea, hot tea, tea, milk
- 果汁类:lemonade, smoothie, slush, milk shake, frappe, slushie, mango, strawberry, pineapple, lychee, passion, grape, peach, coconut, lemon, fruit, blueberry, kiwi, orange, guava, juice
- 碳酸饮料类:soda, diet coke, cola, coke, pepsi, sprite, fanta, dr pepper
- 水类:spring water, sparkling water, bottled water, purified water, hot water, ice water, evian, fiji, perrier, dasani, water
- 咖啡类:americano, cappuccino, espresso, mocha, coffee
- 泛饮品类:drink, beverage
▲ 饮品类型定义
其次,将菜品通过关键词进行分类:
- 点心小吃类: salad, shrimp dumpling, rangoons, cutlet, edamame, gyoza, hot dog, jiao zi, dim sum, spring roll, siu mai, bao, shumai, xiao long bao, soup dumpling, baozi, dumpling, side, rice cake, egg roll, potsticker, cheung fun, turnip cake, fried wonton
- 主菜类: chicken, steak, beef, pork, shrimp, curry, duck, fish, broccoli, lamb, tofu, eggplant, ribs, seafood
- 主食类: sandwich, fried rice, ramen, bun, udon, noodle, noodles, lamian, lo mien, pho, rice, rice noodle, bowl
- 寿司海鲜类: crab, salmon, tuna, poke, sushi, seafood, scallop, eel, octopus, clam, mussel, roll, sashimi
- 炸物类: fries, wings, wing, nuggets, chicken wing, chicken wings, popcorn chicken, fried chicken, katsu
- 烧烤类: bbq, barbeque, hibachi, grill
- 火锅/串串/麻辣烫: hotpot, hot pot, ma la tang
- 甜品类: waffle, toast, cake, pancake, tart, puff, cheesecake, donut, macaron, popcorn, bread, mochi, crepes, mille, ice cream, pudding
- 汤羹类: broth, wonton, egg drop soup, hot and sour soup, miso soup, wonton soup, fish soup, chicken soup, congee, soup, tom yum
▲ 菜品类型定义
然后根据分类结果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01 饮品热度Top榜:碳酸饮料占比遥遥领先,茶饮与果汁多元分布
在分析的抽样订单数据中,碳酸饮料展现出强劲的消费主导力,以超过48%的绝对优势,占据了中餐厅饮品类别中的首位。其中,经典的碳酸饮料如“Coke”、“Soda”、“Diet Coke”及“Sprite”等多个细分品项,共同撑起了近半数的饮品订单。具体来看,“Coke”相关饮品独自贡献了约16%的订单份额,而“Diet Coke”与“Sprite”分别以6.5%和5.3%的占比紧随其后。此外,“Pepsi”、“Fanta” 等品牌也拥有显著的市场表现,进一步巩固了碳酸饮料在饮品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紧随其后的茶类饮品则以丰富的品类构成占据了约22%的整体份额。“茶饮热潮”集中体现于细分品项中,以“Hot Tea”为主力,占整体茶饮消费的约7%,而“Iced Tea”类产品紧随其后,约占6。此外,诸如“Thai Tea”、“Milk Tea”、“Green Tea”、“Jasmine Tea”等饮品各具特色,分布于不同的消费场景,显现出顾客对茶饮消费体验追求创新与差异化的趋势。
果汁类饮品占据整体消费份额约7%,以经典的“Lemonade”为代表,单品占比超过2%。同时,诸如“Mango Juice”、“Lychee Juice”、“Apple Juice”等新兴热带果汁饮品亦在订单中各占约1%~2%,尽管整体体量不及碳酸饮料和茶饮,但多元的创新口味和场景化消费需求表现突出,为餐厅消费体验增加了活力与新意。
在基础饮品方面,以健康与简约为核心诉求的水类饮品,如“Water”、“Bottled Water”、“Spring Water”等,占比约为4%,表明了一部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风格的偏好。
咖啡类(约2%)和泛饮品类(约1.5%)则主要面向特定场景,例如午餐及轻食搭配,其中包括“Americano”、“Beverage”和通用描述的“Drink”等,更凸显出消费者在不同用餐情景中的精细化需求。
整体而言,本次抽样数据揭示了中餐厅饮品结构清晰的分层现象:以碳酸饮料近乎半壁江山的强势领跑,茶饮与果汁饮品作为第二梯队积极布局多元消费场景,而基础型饮品则持续满足特定客群的健康需求,构成了稳定而丰富的消费格局。
▲五大饮品类别下Top 3饮品分层堆叠柱状图
02 餐厅饮品搭配解析:品类驱动的餐桌新生态
在用餐场景中,饮品不再只是配角,而是与菜品形成了多层次、富有结构感的餐桌生态。饮品与菜品的搭配关系正经历深刻的结构化演变。基于深入的数据分析,我们对五大饮品类别与各类菜品的互动结构进行了详细解析,从而揭示出餐桌上丰富而多样的消费场景和趋势。
1. 专一型 vs 多元型:饮品搭配的场景分化
数据明确呈现出两类不同的搭配结构:“专一型”饮品以泛饮品类、水类和碳酸饮料为代表,主要围绕主菜类展开高占比搭配(泛饮品类46.8%,水类44.3%,碳酸饮料43.9%),这些饮品的主要功能是佐餐,明确体现为正餐标准化配餐需求,例如套餐标配的饮品,往往是“配餐刚需”而非个性表达,极少涉及特色或创新组合。
相较之下,“多元型”饮品则表现出广泛的适配性,茶类、果汁类和咖啡类的搭配场景丰富多样。茶类不仅与主菜(41.8%)高度匹配,更横跨主食(18.7%)、点心小吃(16.0%)、汤羹(9.2%)、寿司海鲜(9.9%)乃至甜品(2.9%),凸显出茶饮在不同场景的兼容性与灵活性。果汁类在寿司海鲜(10.3%)和汤羹(9.7%)等较为高端、健康的消费场景中显著增长,进一步展示其多场景消费潜力。咖啡类则与主食(27.1%)高比例搭配,反映出早餐、早午餐等新兴餐饮模式的兴起。
2. 主菜为核心:餐桌搭配的永恒轴心
无论饮品消费如何变化,主菜类始终是最主要的搭配对象。例如碳酸饮料类与主菜的搭配比例高达43.9%,茶类为41.8%,果汁类39.98%,水类44.3%,泛饮品类更达到46.8%。这一结构说明,顾客在消费决策时,首先考虑的仍是主餐的整体体验,换句话说,无论创新如何,主菜都是饮品搭配网络的轴心。
3. 碳酸饮料:快餐场景的“三明治结构”
碳酸饮料类除了主菜外,与主食(17.1%)、点心小吃(16.7%)的搭配同样高频。这一“三明治式结构”高度契合美式快餐的用餐模式——主菜+米饭/面条+可乐,或主菜+春卷、饺子等点心,是典型高频消费场景。此外,碳酸饮料与寿司海鲜(10.0%)、汤羹类(8.9%)的搭配占比同样不容小觑,显示“寿司+可乐”、“汤+可乐”等组合也日益普及。
4. 茶类的均衡之道:全场景适配典范
茶类饮品的搭配结构极为均衡,不仅与主菜搭配(41.8%),在主食(18.7%)、点心小吃(16.0%)等品类也有较高占比。这显示茶饮消费者偏好多元化,既适用于正餐,也适合下午茶、小吃等休闲场景。此外,茶饮与寿司海鲜(9.9%)、汤羹类(9.2%)的搭配逐渐替代“汽水+寿司”的传统,反映出更健康的饮食趋势。
5. 果汁类:灵活且富有创新力的场景开拓者
果汁类饮品的搭配结构更为分散,主菜(39.98%)之外,在主食(19.7%)、点心小吃(16.1%)、寿司海鲜(10.3%)、汤羹(9.7%)等多场景均有明显渗透。这种现象表明,果汁类饮品点餐选择更灵活,组合多样,既可以作为正餐佐饮,也可以轻松搭配各类配菜。
6. 功能性饮品的明确定位:水类与泛饮品类的标准化诉求
水类和泛饮品类以显著的功能性和标准化特征定义自身角色。水类饮品的主菜类搭配比重最高(44.3%),主食(18.1%)、点心小吃(15.6%)次之。整体结构极为“功能化”,多为随餐解渴的刚需选择。
泛饮品类(如套餐饮品、默认饮料)则更偏“标准化配餐”,主菜(46.8%)和点心小吃(17.1%)、主食(15.0%)的高占比,服务于简洁快速的消费情境。
7. 特殊搭配
- 炸物类与碳酸饮料的“黄金组合”依然突出(1.52%),可乐+炸鸡的快餐经典在中餐场景中同样流行。
- 茶饮与甜品的结合(2.9%)表现尤为突出,远高于碳酸饮料(1.5%),吻合当下“茶饮+甜品”新消费潮流。
- 咖啡与主食的独特搭配:咖啡类饮品和主食类菜品的搭配比例高达27%,远超其他饮品。这说明有一部分消费者将咖啡作为佐餐饮品,而不仅仅作为独立的饮料,折射出早午餐等创新场景的增长空间。
- 烧烤、火锅/串串/麻辣烫等特色品类在饮品中的搭配占比较低,但茶类、碳酸饮料类依然保持了微弱领先。
- 汤羹类和寿司海鲜类作为餐前佐餐菜品,搭配碳酸饮料、茶类和果汁的比例都在9–10%区间,成为“西化佐餐+中式小食”典型场景。
通过对饮品与菜品搭配的精细解读,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餐厅在未来产品布局中的策略方向——场景化搭配、多样化创新与功能性定位相结合。接下来,我们将从季节性消费趋势的维度,深入分析饮品市场的波动与机遇。
▲菜品与饮品类型搭配热力图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节选了部分分析结果,原报告还涉及更详细的细分时段分析等内容,如餐饮从业者感兴趣,可发邮件至:info@wefood.com留资(单位、姓名、联系方式)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