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周日),我们即将迎来母亲节。在这个充满感恩与温情的特别时刻,《餐饮家》将带您走进好日子“Nice Day”中餐厅,倾听五位女性背后的故事。她们是服务员,是店长,是创业者;她们更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她们用坚韧与智慧,支撑起一个新美式中餐品牌的崛起,也成为家庭背后的支柱和灵魂。今天,我们迎来第二位主人公——谢岸。作为团队的“妈妈合伙人”之一,她经历了卖店“上岸”又再“下海”后,终于找到了“既能赚钱,又不被工作绑架”的状态。
【往期回顾】第一期:解放中餐馆妈妈:Nice Day创始人张琬婷的母亲节心声 | 餐饮家
撰文 I Ivan Liu
编辑 I Lily
在传统印象中,开中餐外卖店意味着高强度、全时段、高压力的工作,尤其对女性而言,更是家庭与工作的双重挑战。但对谢岸来说,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她曾是一个三孩妈妈、一个独立经营的老板娘,如今,她是Nice Day连锁餐饮团队中的中坚力量,不仅照顾门店的运营管理,同时也能照顾家庭。
“我以前也自己开过店,那种一个人管前管后,还要带三个孩子的状态,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谢岸回忆说。
谢岸的温暖微笑
谢岸2003年来到美国,在中餐馆打了大约两年工后,又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来因为育儿需要,成为全职母亲。直到孩子们稍微长大,她才重新回到职场。2019年,她接手了一家外卖店,希望通过“自己当老板”的方式掌握时间,既能赚钱也能兼顾家庭。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原来以为请人帮忙,我可以有点自由,结果发现大小事都要亲力亲为。最忙的时候,送外卖、接电话、协调员工、照顾孩子,一天下来精疲力尽。”疫情期间,她的员工因害怕感染陆续退出,常常请不到人。更糟的是,临时工时常“放鸽子”,她不得不靠自己和家人硬撑。
“有一天送餐司机突然说不来了,我只能自己接电话、安排出餐、打包,再拜托厨房延长出餐时间。”她回忆那段时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怎么撑下去?”
01 卖店“上岸”又再“下海”
2023年6月,在压力与家庭责任夹击下,谢岸决定卖掉自己的店。但这一次的“退场”并没有让她远离餐饮,而是开启了另一条路径——她以区域店长的身份加入Nice Day品牌,成为张琬婷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刚开始我只打算帮琬婷一个月,但她说可以灵活安排,让我做擅长的事,不需要全天在店里。”谢岸说,这种“半远程管理+现场协作”的安排,让她在职场和家庭之间找到了久违的平衡。
如今,她负责三家门店的基层运营管理、人事协调、账务监管,虽事务繁杂,却比过去当个体老板更加从容。“以前什么都要我操心,现在团队里有分工,像采购、炒菜、送餐、员工招聘这些都有专人负责,我只需要盯好我那一块。”
在团队协作中,谢岸找到了她最擅长的位置——沟通、组织、管理。“我不适合做那种体力型的活儿,但协调人、理账、查运营数据,这些我还挺擅长的。”
她尤其感慨,连锁品牌系统化、标准化的运营方式,显著提升了效率,减轻了管理负担。“以前我们请一个送餐司机,要自己接电话、安排送餐、担心外卖丢单。现在我们用平台加自营官网,送餐效率反而更高,覆盖区域更广,还能节省人力。”
她还分享了一个“小而关键”的变化:“我以前每天都要为采买发愁,现在采购是中央统一管理的,我不用查哪天鸡肉到了、哪个品牌的酱油要补货。这些琐事全被系统消化掉了。”
对她而言,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角色的转变:“过去我是店里的‘所有人’,现在我是一个团队中的协调者,有更多空间思考,也有能力带更多人一起前进。”
02 妈妈的野心: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谢岸的大女儿已顺利从麻省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二女儿和小儿子也正值升学关键期。曾经她开店的初衷很简单——给娃“赚学费”。但现在,她有了更长远的视角。“
以前觉得,只要把孩子拉扯大就好,现在我开始想,我自己也可以有事业。”她说得平静却坚定。
她也从不回避母亲身份对职业的影响:“其实美国的社会环境对职业女性很友好,我也问过孩子们,如果妈妈去开餐馆,会不会觉得丢人?他们说不会,在美国,用自己双手挣钱,是值得骄傲的。”
▲ 谢岸在后厨。(图源受访者)
谢岸说,她一直在寻找“既能赚钱,又不被工作绑架”的状态,现在她真的找到了。
她笑着说:“以前是每天24小时操心一家店的事,现在是要管三家店,但没那么焦虑了。”她把这种转变归因于团队、制度和信任,“不是我能力变强了,是有了更好的结构,让我能专注、能发挥。”
她也看得很清楚:“以前夫妻店的确赚钱,但靠的是牺牲时间、健康和家庭。而我现在,赚得也还不错,且有了更多自由,工作有节奏、有成长。”
谢岸的故事既不是创业神话,也不是职场逆袭,而是成千上万中餐从业者中,一位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中,勇敢选择、不断调整并找回自我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