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正在蔓延,最新数据显示,他们正全面削减支出,尤其是在外出就餐方面的开销明显减少。
随着新关税即将生效以及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人在食品、酒店和其他服务上的支出普遍趋于谨慎,这一现象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
外出就餐“首当其冲”,消费增速显著放缓
从政府最近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今年2月份的消费者支出(经通胀调整后)仅微增0.1%,而1月份则出现了0.6%的下滑。与此同时,个人储蓄率已上升至4.6%。调查机构指出,许多美国人目前最先减少的就是可自由支配消费,其中外出就餐、娱乐休闲和住宿出行等需求削减最为明显。
据密歇根大学最新的民调,由于通胀和关税即将带来的涨价压力,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情绪不断加深,不少人甚至选择“勒紧裤腰带”,只保留必要的家庭支出。白宫近期再次强调关税计划,总统特朗普推动自本周三起对所有进口产品实施最高可达20%的统一关税。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这将直接推高食品、衣物、日常用品等基础消费品的价格,让人们在餐饮方面更趋保守。
“对餐厅来说,这段时间的外出就餐人数已经明显减少。”一家连锁餐饮品牌的市场主管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部分顾客都在‘精打细算’,即使外出聚餐,消费也没有以往那么高。”
经济氛围不佳,餐饮业者倍感压力
投资者对关税前景和消费放缓的担忧,让股市出现波动。最新数据显示,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刚刚经历了自2022年春以来表现最糟糕的第一季度。由于餐饮与经济景气度息息相关,很多餐饮品牌、食品公司,以及与之相关的供应链企业也开始感到压力。
据EY-Parthenon高级经济学家莉迪娅·布苏尔(Lydia Boussour)分析,“消费者对非必需类消费的观望情绪已经很明显。他们担心通胀,也对关税的预期涨价产生了先行焦虑。所以在外出就餐等领域,支出有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
高收入人群也放缓餐饮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削减外出就餐的不仅仅是中低收入家庭,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也开始紧缩预算。一直以来,富裕家庭对高端餐饮、高档食材和精致餐厅的消费贡献不小,但近期股市的震荡和贸易纠纷升级,令这部分消费者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模式。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在2月份报告中指出,美国近几年积累的财富增长动力正面临放缓或逆转,外部风险足以影响此前保持高速增长的餐饮奢侈品和高端食品消费市场。
更多人选择在家做饭,外卖与堂食双双下滑
“在奥斯汀,我们看到的最大变化就是顾客频率减少,点单客单价也降低,”一名当地餐馆经理坦言。即使是中端价位的休闲餐厅,也出现了平日客流量减少、周末排队时间缩短的情况。
这一趋势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反映。官方统计显示,今年2月,美国人在外出就餐的花费比1月有明显萎缩,一些以外卖、堂食为主要场景的餐饮品牌都出现营收下滑。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报告也显示,包括餐饮在内的多个消费领域均出现下行趋势。
生活成本上升,消费者优先满足“必需开销”
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埃丽卡·奥坎波(Erika Ocampo)和其伴侣因为食品、住房、医药等支出不断提高,不得不暂缓或取消许多非必需消费。对他们来说,外出就餐成为“可有可无”的选择。奥坎波感慨:“以前周末常去餐馆,现在只能偶尔一次,或者自己在家做饭。毕竟孩子和宠物的费用都在上涨。”
各大零售商也注意到这一消费谨慎的趋势。塔吉特、Foot Locker、梅西百货等都已经指出,消费者在日常支出上越来越“精打细算”;美国航空公司则表示,旅行需求出现放缓,餐饮娱乐也深受影响。达美航空首席执行官爱德华·赫尔曼·巴斯蒂安(Edward Herman Bastian)提到:“人们想先看一看关税、经济形势如何再做决定,就算勉强出行,也明显减少了在外的用餐次数。”
就业不确定性持续,餐饮业者呼吁谨慎乐观
在加利福尼亚州索诺马县,阿迪娜·格林(Adinah Greene)年初失业后便开始严格控制预算,包括将外出就餐的频率控制在最低。此前,她曾提前购买多份旅行套餐,但现在连机票都不敢订。格林坦言:“我没有完全停止所有消费,可是外出就餐之类的事情,确实不再随意进行了。”
对于多数餐饮业从业者来说,眼下最关键的是应对消费者信心的波动。布苏尔认为,倘若就业市场出现更大变化,或者新关税加重成本负担,美国人的外出就餐意愿可能再度下滑,餐饮行业面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不过,一些市场人士也呼吁保持谨慎乐观心态,如果通胀得到缓解、关税争端缓和,餐饮业也可能快速恢复活力。